连芳教授团队赴贵州百思特公司技术交流
发表时间:2023-08-03 16:00
为不断加强研究生的实践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连芳教授带领四名研究生奔赴贵州铜仁,与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三周的科技交流实践活动。路杰总经理对连芳教授一行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模块与科研项目情况。双方探讨了校企合作的落地性技术、实训性场景和示范性成果,激发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2022年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是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建人是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庆国老师,他于198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材料科学工学博士学位,培养的7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成为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生产和研发的骨干。贵州百思特占地面积约30亩,项目已投资约10000万元,已建成年产20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生产线及附属设施,包括两个生产车间和一个研发测试中心。2022年,实现锰酸锂销售5500吨,产值突破2亿元,是国内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的龙头企业。
在交流实践中,四位研究生在姚金中主任的带领下,深入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企业的材料生产线及物理性能测试流程。同学们换上工服,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匣钵倒料、包装打包等工作,对正极材料的生产有更深刻的体验。在产线学习期间,虚心求教,严格遵照工程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用勤勉敬业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树立起北科学子的良好形象。
同时,研究生对公司先进的软包电池组装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充分地学习与调研后,自己动手组装软包电池,对正极材料的性能进行标准化测试和分析,与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
通过此次交流实践活动,研究生同学们了解到迅速发展的锂离子电池行业、先进的正极材料生产线、完善的材料测试配套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术专长,对生产和测试过程提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建议和对策,增强了企业的科研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